简约安卓网多重安全检测下载网站、值得信赖的软件下载站!

当前位置: 简约安卓网 >  新闻 >  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时间:2025-08-17 18:58:39

小编:简约安卓网

苹果的“相机键”,要没了。

当然,我不是说所有的相机键都没了,至少iPhone 17系列上还是会保留的,但就目前的消息来看,下一代iPhone身上的相机键高概率是没了;不仅如此,那些国产旗舰跟风用上的相机键,也有可能被厂商们直接放弃。

诶,这事儿可不是我凭空瞎说。

近日,几位X上的小有名气的数码博主几乎在同一时间放出风声,开始调查自己的粉丝对相机键的评价如何,更有法语博主直接表示,根据供应链的备货信息,苹果有可能在下一代iPhone上正式放弃相机键。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微博)

更有意思的是,结合国内知名数码博主@数码闲聊站等人的说法。尽管黑厂已经确定会在OPPO Find X9上配备相机键,但是几家头部国产品牌确实在重新评估这项配置,目前暂不确定明年上市的影像旗舰是否会继续保留。

不开玩笑,我现在还记得,在去年那场苹果发布会后,国内外的头部数码博主们是怎么把这颗小小的按键捧上神坛,又是如何用“手机摄影迈向专业化的最后一块拼图”这种说法来反复教育消费者的。

而如今,把当时这些头部博主的狂欢,和消费者们听闻相机键可能被取消时表现出的惊喜摆在一起,节目效果可谓瞬间拉满。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微博)

问题来了,这颗被寄予厚望的按键,究竟做错了什么?它短暂而又喧嚣的“一生”,又为何会落到今天这般田地?

国产手机已在“像素级致敬”

事实上,在实体相机键这个领域,非苹果阵营才是真正的“老前辈”。

早在功能机时代,例如索尼爱立信的Cyber-shot系列和诺基亚的N系列上,两段式相机键就已经是高端影像手机的标配;后来的索尼Xperia系列,更是将这一设计作为家族DNA,坚守了十余年。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Xperia 1 VII)

然而,这些前辈的坚持,在行业内并未激起太大水花。

原因倒也简单,在那个追求一体化、简洁美学的时代,多一个开孔,多一个按键,就意味着多一份设计的累赘和制造成本的增加。

当然最重要的是,他们都不是“苹果”。

国内厂商的尿性,我想大家也都清楚,总之苹果做什么,不管是好是坏,他们大多是要跟进的。

特别是去年年末开始的这批国产旗舰,全部朝着“果味”对齐。iPhone有相机键,这边就要上相机控制键;iPhone上了操作按钮,这边就要配备快捷键;iPhone一直都在用直屏,那这边自然也要用回直屏。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vivo)

向来习惯在影像上大做文章的蓝厂和黑厂,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

最早跟进这项配置的,自然是把果味进行到底的OPPO。早在OPPO Find X8 Pro上,他们就推出了一颗高度相似的压感相机键,除了对焦、拍摄、变焦功能外,还配合自研算法和线性马达,提供了细腻的震动反馈,力求做到“像素级”还原。

而vivo则在今年发布的超大杯旗舰vivo X200 Ultra上,搭载了一枚电容相机键。把两段式快门与波轮相结合,除了半按对焦、全按拍摄的基础功能外,滑动波轮可以调整曝光补偿或光圈值,甚至可以快速切换不同的蔡司经典镜头包。

有趣的是,除了这两家厂商外,这次其他头部厂商倒是兴趣缺缺。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华为)

因为过往“致敬”苹果被喷惨的原因,小米这边完全没有要上相机键的消息,甚至连灵动岛这种大势所趋的功能都没有跟进的意思;至于华为则选择另辟蹊径,在Pura 80系列上,为侧边指纹键新增了相机控制功能,可以实现滑动变焦,轻触拍照。

你别说,这种“一键多用”的思路,没有增加额外的设计冗余,反而体现了华为在功能集成上的独特思考。

倒是荣耀这边,给自家的千元机也整了个相机控制键,考虑到产品的影像和性能配置都不咋地,整件事情就很意义不明了。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华为)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更像苹果,才是这些厂商蜂拥而至的关键所在。

iPhone相机键的硬伤:不快捷也不方便

有趣的是,即便是苹果原版的相机控制键,在其新鲜感褪去后,也迅速迎来了用户的两极分化。

早在雷科技去年发布的《这颗按钮,毁了 iPhone 16》一文中,我们就陈述过对相机键的种种不满,苹果为了将太多功能集成到单一按键上,反而使其变得累赘和不实用,实际体验中逻辑混乱、操作别扭,尤其是在功能切换和竖屏操作时,完全不符合直觉,是一个“不合格”的半成品。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雷科技)

想看我们对相机键详细实测的,可以回去翻翻这篇文章。

事实上,即便是在外网,和我们持有相同意见的网友也不在少数,用原作者最鲜明的观点做背书的话,那就是“相机控制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快乐,只是一个可以从任何其他科技公司那里得到的营销噱头。”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MacRumors)

好尖酸刻薄的发言,小雷在这里偷偷点个赞了。

有趣的是,国产厂商的“致敬”,将这种争议进一步放大。明里暗里的利益纠葛,更是让线上用户的态度几乎分裂成了两个阵营。

在微博上,确实能看到部分数码博主和摄影爱好者在为拍照键摇旗呐喊。

在他们眼里,这颗键的价值没的说。横着拿手机,食指搭在键上,半按对焦、全按快门,那套专业相机的操控感一下就来了,尤其在拍长焦或者夜景时,按实体键远比戳屏幕要稳,能实实在在提高成片率。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雷科技)

对他们来说,这就是“专业”的体现。

至于反方,论点就实际多了,也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。

姑且不论按键的手感、高昂的维修成本和对手机壳的影响,苹果给这颗不到2厘米的小小按键塞进了太多的功能,单击或双击启动相机、轻捏锁定焦点和曝光、轻击两下进入拨轮、再按一下进入滑杆,然后左右滑动调节参数,真是不够它忙活的。

实测下来,用这颗按键根本不可能实现焦段、曝光补偿和景深大小之间的无缝切换。

因为每次你想切换功能时,都需要在手指不离开相机按钮触摸区域的情况下快速按压两下,在菜单中找到对应选项并单次按压后才能进行相关参数调节,一旦手指离开了触摸区域或是按压速度稍慢了一些,整套操作流程就会被唐突打断。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雷科技)

事实上,几乎所有的半按功能,相机键都不如直接用手机上已经有的触屏控制。

以iPhone 16 Pro为例,想要在触屏上实现焦距切换,只需点击相机底部的倍率按键即可,但要用相机按键来切换,就需要双击打开功能菜单,滑动选择焦距菜单,然后在一个长长的滑杆里面慢慢挪到1.0、1.2或1.5的位置上: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雷科技)

嗯……你很难想象到比这更多此一举的事情。

更加令人无法忍受的则是相机控制按键引发的各种误触,虽然iOS为这颗按键设计了三级压感,但哪怕将触发力度设置到最高也没有办法很好地规避,揣兜里、拿手里,冷不丁相机就自己打开了,耗电又尴尬。

功能不明显、问题一箩筐。只想问,在限制条件这么多的情况下,一枚独立的实体相机按键的意义又在哪里呢?

二代而亡,iPhone相机键错在哪里?

那说回最开始的问题:

为什么这颗被寄予厚望、又被火速跟进的相机键,可能在短短两代产品之后就要退潮了?

我觉得根本原因,还是“投入产出比”太低。

对于厂商,增加相机控制键,意味着一整套从设计到生产的成本,最终都要消费者买单。但对用户来说,它的价值却很模糊,更像个锦上添花的炫技功能,而非雪中送炭的刚需。

国产手机模仿iPhone18相机键引争议,用户体验或将受损

(图源:雷科技)

说白了,绝大多数人的肌肉记忆还是戳屏幕,很少有人愿意为了一个不常用的功能,去赌续航和更高的售价。

至于苹果当初为什么要费劲推这个功能?在我看来,这就是产品策略。苹果需要给Pro系列找一个独特的、能体现“专业性”的硬件卖点,拍照键就是这个答案,服务的是最顶尖的那一小撮用户。

而国产厂商的跟进,则更多是出于竞争焦虑。在高端市场,苹果有我不能没有,这是一种防御,而不是创新。

当市场冷静下来,用户用钱包投了票,厂商们才发现跟风一个“非刚需”功能的代价有多大。与其在一个小众功能上跟进内卷,不如把成本花在续航、信号这些实实在在的地方,而苹果的号召力也早已大不如前。

拍照键的来来去去,可能只是手机进化史里的一段小插曲,它提醒所有厂商:技术上的炫技,永远要让位于用户的核心体验,既要比触屏操作更加简洁,又要深入调节精细参数,最后的结果便只能是功能性与易用性打架。

归根结底,手机需要相机键吗?我看不见得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推荐游戏

更多

copyright©2020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简约安卓网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