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手机用户掏钱买旗舰机,总被各种“黑科技”晃花了眼,可实际用起来呢?
卫星通信、模块化设计这些功能吹得天花乱坠,从华为Mate60的天通卫星通话到摩托罗拉的定制模块。几年下来普及率还是低得可怜。

原因无非是需求不对口、成本压不下来。
说白了,厂商拼命堆料搞创新。却忘了用户要的只是稳定好用的手机,这些花活儿多数成了摆设,真不如把屏幕和电池做好点。
卫星通信确实在偏远地区救命用,但城里人谁天天钻山沟?
月费套餐看着不贵,长期下来也是负担。

模块化手机让用户自由组装,结果卖不动——成本飙高、体验还卡顿。
安卓系统更拖后腿,压感屏这类功能软件适配稀烂。厂商硬塞进顶配版,只为抬高身价。
华为鸿蒙的跨设备互联倒是实用,可惜安卓生态锁死,其他品牌学不来。
创新本该解决痛点,现在反倒制造麻烦。

用户反馈明摆着:小米用户宁要省钱版去掉卫星功能,厂商却装聋作哑狂推噱头。
这波操作真得缓缓,先把基础体验整扎实再说。
手机圈这几年就爱搞这些虚的。
卫星通信吹上天,普通人用不上;模块化、眼球识别听着酷,实际鸡肋。

花大钱买顶配才给配这些功能,纯纯智商税。
鸿蒙互联算是一股清流,但安卓自己一堆bug不修,光顾着加新花样。
厂商真该醒醒了,用户要的是流畅耐用,不是噱头PPT。
创新没错,但得落地啊。